专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资讯
  • 环境设计工作内容
  • 作者:  编辑:超级管理员  来源:   时间:2018年09月08日
  • 环境设计工作职责

    • 发展历程
      地球是一颗在宇宙太阳系中,在各恒星的引力作用下不断旋转的小行星,地球的演化经过了几十亿年时间,而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就更及其短暂。
      约在3万年前,人类这种高级的生灵发明了打制石器,开始了调整环境以适应自身或者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的伟大任务。人类创造环境,有了环境的创造才能构成所谓的文化。因为只有人类才知道设法优化自己的生存条件,也只有人类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以至改造的能力,以克服自己的生理局限性。人类适应、改造环境的过程,就是一个环境设计的过程,一个文化的过程。人们有自己的工具、衣着、语言符号系统、管理制度、信仰(或信念),这一切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总和构成了全部的与环境相关的艺术思想。人类的进化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这正是设计最重要的特征,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这种行为包含了人类最初的设计意识。随着制作工具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设计意识也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对形的控制能力和对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物种之一,其生存取决于适应自然的能力。这种适应既包括设计、制作有用的工具、武器保护自己,也包括创造一种安全的生存环境。随着生存危机的缓和,渴望更舒适的生活、显示更高的营造技能与更复杂的构造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自身更细致的情感方面的要求就会变成对环境的新的追求。物质对象的审美体验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阶段的升华,才成为人类在设计意识中的自觉追求。
      环境设计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委员会在历年本专科专业命名目录中又称为“艺术设计(环境设计)”,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官方工作人员声称国家教育部历年(2年——2013年)修订的专业目录中注明,该专业,本科阶段在毕业证打印“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的字样,专科阶段在毕业证打印“环境艺术设计”的字样。
      环境设计(又称“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但专业名称一直称为“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这8个字,就是俗称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改名称成了时髦,一阵风似的,很少有人冷静思考。几个认为改名不妥的专家出来呼吁也没人听,几年后,连那些当年积极带头的人也觉得改的不妥当。
      在中国,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室内装饰、室内外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等。尽管叫法很多,但其内涵相同,都是指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要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的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室内设计的叫法也很不妥,其限定性概念显然是将室外装饰设计排斥在外,致使围绕建筑外立面和小环境的装饰设计,出现建筑、室内、园林、景观等各设计施工行业竟相插足的现象。
      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就其狭义(围绕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上讲,叫法也算贴切。但其广义的概念和范围就不得了了,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所有设计领域。
      环境设计
      课程目录
      本专业涉及的范围很广,室内、室外、园林、景观,还涉及一些城市规划。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每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教学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基本分为:
      (根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复旦大学艺术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课程设置划分)
      公共专业基础课程  素描、色彩、装饰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基础;
      公共文化基础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
      专业理论课程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室内设计原理、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学位课程)、中外建筑设计史(学位课程)、环境工程学、材料学(学位课程)、观赏植物学(学位课程)、城市设计规范;
      专业设计课程(必修课程)  建筑绘画、建筑制图(学位课程)、Photoshop、3ds MAX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位课程)、Auto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位课程)、Lightscape、Sketchup,材料与施工(学位课程)、家居设计、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学位课程)、园林设计(学位课程)、风景区规划(学位课程)、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位课程)、城市空间与形态(学位课程)、城市规划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环境陶艺。
      环境设计
      第一:地球表层空间规划设计及大地规划设计
      “地球表层规划———城市环境系统工程———大地规划设计”, 它是以“土地、水体、建筑、植物、园林、生态、生物学科”为主, 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艺术)、哲学、历史和文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 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 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 是多学科综合的新的绿色土地及其环境系统工程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学科。它包括从小面积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 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 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包括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 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都会的建设; 同时包含着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 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第二·城市规划设计
      环境设计
      作为环境设计概念的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部署,以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城市环境。
      城市基本是由人工环境构成的。建筑的集中形成了街道。城镇乃至城市。城市的规划和个体建筑的设计在许多方面基本道理是相通的。一个城市就好像一个放大的建筑,车站,机场是它的的入口,广场是它的过厅,街道是它的走廊——它实际上是在更大的范围为人们创造各种必需的环境。由于人口的集中,工商业的发达,在城市规划中,要妥善解决交通,绿化,污染等一系列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城市规划必须依照国家的建设方针,国民经济计划,城市原有的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要求和经济的可能条件,进行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和计划城市发展的性质,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拟定各类建设的规模,标准和用地要求,制订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用地的区划和布局,以及城市的形态和风貌等。
      第三·建筑设计
      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建筑是人工环境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是人类用以构造人工环境的最悠久,最基本的手段。
      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建筑设计也门类繁多。主要有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宗教建筑设计,宫殿建筑设计,陵墓建筑设计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要求各不相同,需要施以各不相同的设计。
      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即实用,坚固和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关系。建筑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完美地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历来被当作造型艺术的一环境设计-----整体性
      个门类,事实上,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两者密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精神需要。
      从原始的筑巢掘洞,到今天的摩天大楼,建筑设计无不受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思想意识与民族文化,以及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建筑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当代的建筑设计,既要注重单体建筑的比例式样,更要注重群体空间的组合构成;既要注重建筑实体本身,更要注重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虚”的空间;既要注重建筑本身的外观美,更要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谐调配合。
      第四·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即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具体地说,是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环境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
      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脱离出来的设计。室内设计创作始终受到建筑的制约,是“笼子”里的自由。因而,在建筑设计阶段,室内设计师就与建筑设计师进行合作,将有利于室内设计师创造出更理想的室内使用空间。
      室内设计不等同于室内装饰。室内设计是总体概念。室内装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仅是指对空间围护表面进行的装点修饰。室内设计包含设计四个主要内容:一是空间设计,既是对建筑提供环境设计----居住区外环境
      的室内空间进行组织调整,形成所需的空间的结构。二是装修设计,即对空间围护实体的界面,如墙面,地面,天花等进行设计处理。三是陈设设计,即对室内空间的陈设物品,如家具,设施,艺术品,灯具,绿化等进行设计处理。四是物理环境设计,即对室内体感气候,采暖,通风,温湿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室内设计大体 可分为住宅室内设计,集体性公共室内设计(学校,医院,办公楼,幼儿园等),开放性公共性公共室内设计(宾馆,饭店,影剧院,商场,车站等)和专门性室内设计(汽车,船舶和飞机体内设计)。类型不同,设计内容与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设计理念:  1.坚持收费设计  2.坚持设计先行,设计引导施工  3.坚持功能设计为体,视觉设计为衣,文化设计为魂  4.坚持独特魅力设计,量身定做  5.坚持硬体装饰与软性装饰的和谐统一  6.坚持经济成本合理运用  7.坚持原创设计
      第五·室外设计
      环境设计
      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景观设计,包括了园林设计,还包括庭院,街道,公园,广场,道路,桥梁,河边,绿地等所有生活区,工商业区,娱乐区等室外空间和一些独立性室外空间的设计。随着近年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室外环境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室外设计的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它有一定的界限。但室外设计是与自然环境联系最密切的设计。“场地识别感”是室外设计的创作原则之一,室外设计必须巧妙地结合利用环境中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创造出融合与自然,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地室外环境。
      相比偏重于功能性的室内空间,室外环境不仅为人们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还能创造气象万千的自然与人文景象。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是整个环境系统中的两个分支,她们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互补性空间。因而室外环境的设计,还必须与相关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保持呼应和谐,融为一体。
      室外环境不具备室内环境的稳定无干扰的条件,它更具有复杂性,多元性,综合性和多变性,自然方面与社会方面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在进行室外设计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和因势利导,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设计。
      第六·公共艺术设计
      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公共活动场所。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和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范围重合。但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于陈设。现代公共艺术设计,正是兴起于西方国家让美术作品走出美术馆,走向大众的运动。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是这个城市的形象标志,是市民精神的视觉呈现。它不仅能美化都市环境,还体现着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
      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理想的公共艺术设计,需要艺术家与环境设计师的密切合作。艺术家长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设计师长于对建筑与环境要素的把握,从而设计出能突出艺术作品特色的环境。此外,作为艺术作品接受者的公众,同时也是作品成功与否的最后评判者。因而,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不能忽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上对设计进行的类型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最后的划分。在社会,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设计类型本身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比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展示设计,也充分利用了听觉传达,触觉传达,甚至嗅觉传达和味觉传达的设计;建筑物中非封闭性的围合,出现了长廊,屋顶花园,活动屋顶的大厅等难以区分室内还是室外的空间......此外,许多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还模糊不清,在设计界和理论界,都还没有给予最后确切的定义和界定。比如:有的专家主张把“工业设计”单列出来,作为与三大领域并列的第四大领域;有的专家认为CJ设计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完全独立的设计领域;有的认为园林设计应该自成一体而不属于室外设计......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在少数。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设计学这门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来说,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必然要经过的过程。随着设计实践的发展和学科研究的深入,相信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范畴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
      虽然我们生存的环境有许多人为的疆界,然而,我们的世界仍是一个整体。人类共享着同一个天空、海洋和为数不多且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人类进化的历史,正是一部人类用自己力量构造理想的生存环境的历史,环境设计史是一部综合性的设计历史,一部人类栖居形态演变、营造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思想发展的历史。
      一部完整的环境设计史所要展现的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演变的过程,尤其是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形态去主动地影响自然和环境的过程。
      环境设计是个新概念。大,涉及整个人居环境的系统规划;小,关注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不同场所的营造。环境设计活动中有不同的分工,但是,分工却不能分家,所有对环境的设计离不开一个整体的人居环境质量的思考。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的工作范畴涉及城市设计、景观和园林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环境设计师从修养上讲应该是一个“通才”。除了应该具备相应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城市规划、建筑学、结构与材料等),更需要深厚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因为任何一种健康的审美情趣都是建立在较完整的文化结构(文化史的知识、行为科学的知识)之上。与设计师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还有设计师自身的综合艺术观的培养、新的造型媒介和艺术手段的相互渗透。环境设计使各门艺术在一个共享空间中向公众同时展现。作为设计师,必须具备与各类艺术交流沟通的能力,必须热情的介入不同的设计活动,协调并处理有关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的优化问题。与其他艺术和设计门类相比,环境设计师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协调者。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环境设计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等。
      艺术
      环境设计---艺术
      环境的艺术就是创造良好场所的艺术,就是用艺术的手段来优化、完善我们的生存空间。
      自然环境是相对与人工场所或者说人工环境而存在的具体的自然造化。它是整个生态平衡的支撑,又是环境艺术整个文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客观的制约着人工场所的形态构成与发展。
      环境设计也可以看成人类的艺术创造活动,人们通过设计手段有意识地物质化自己的审美理想。在环境艺术中,物化形象和抽象功能与艺术空间是并存的。所谓物化形象,指的是赖以构成环境的界面和相关物品:广场、建筑、庭院、绿化、壁画、雕塑和特定的室内空间;所谓空间艺术则是物质形体的抽象的空间关系处理的艺术。
      环境设计审美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感受认识过程:个性离不开一般意义的、功能上的普遍性;现实性离不开历史上的延续性和发展上的未来性;诗性离不开实用性。环境设计的表现要尊重客观工作环境,准确且经济地应用设计语言。无论环境设计作品的个性有多强,只要是好的,必然是有条理、有秩序,与其文化和自然背景有着必然联系。
      特征及要求
      ⒈ 整体性: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环境设计是一种强调环境整体效果的艺术,在这种设计中,对各种实体要素(包括各种室外建筑构件、景观小品等)的创造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对整体的室外环境的创造。居住区环境是由各种室外建筑的构件、材料、色彩及周围的绿化,景观小品等各种要素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整体效果的控制与把握,再美的形体或形式都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
      2.多元性: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多元性是指环境设计中将人文、历史、风情、地域、技术等多种元素与景观环境相融合的一种特征。如在城市众多的住宅环境中,可以有当地风俗的建筑景观,可以有异域风格的建设景观,也可以有古典风格、现代风格或田园风格的建设景观,这种丰富的多元形态,包含了更多的内涵与神韵;典雅与古朴、简约与细致、理性与狂欢。因此,只有多元性城市居住区环境才能让整个城市的环境更为丰富多彩,才能让居民在住宅的选择上有更大的余地。
      3.人文性:环境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环境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区文化的特征相适应,并满足人们物质的、精神的各种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中国从南到北自然气候迥异,各民族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人文性特性非常明显,它是极其丰富的环境设计资源。
      4.艺术性:艺术性是环境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所有内容,都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室外空间包含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两部分内容。有形空间的艺术特征包含形体、材质、色彩、景观等,它的艺术特征一般表现为建筑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而无形空间的艺术特征是指室外空间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二者的全面体现才是环境设计中的完美境界。
      5.科技性:居住区室外空间的创造是一门工程技术性科学,空间组织手段的实现,必须依赖技术手段,要依靠对于材料、工艺、各种技术的科学运用,才能圆满地实现意图。这里所说的科技性特征,包括结构、材料、工艺、施工、设备、光学、声学、环保等方面的因素。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居住要求越来越趋向于高档化、舒适化、快捷化、安全化,因此,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增添了很多高科技的会计师,如智能化的小区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智能化生活服务网络系统,现代化通讯技术等,而层出不穷的新材料使环境设计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设计原则
      居住区环境设计
      ⒈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以建筑为主体:在住宅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室外构筑的设计都应围绕主体建筑来考虑。它们的尺度、比例、色彩、质感、形体、风格等都应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发两者的物质构成形式与精神构成形式统一形成有机的统一状态时,住宅的室外环境设计才能达到环境的整体和谐。
      2.环境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本:室外环境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首先考虑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所有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的齐全的使用功能,环境的布局要考虑人的方便与安全,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有价值、有实际意义的。
      3.艺术设计是室外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现代住宅环境设计的目的除了营造一个舒适与方便的居住环境之外,必须在环境中体现美的旋律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把握意境创造的艺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审美要求的迫切性与多样性将具备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4.绿化是优化室外空间的重要因素:住宅环境绿化是指在居住区用地上栽植树木、花草而形成绿地。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有两种:一种是构建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休闲环境的需要,包括游戏、运动、锻炼、散步、休息、娱乐等。另一种是创造自然环境,各种环境设施,如树木、墓地、花卉、铺地、景观小品等手段创建优美的室外环境。
      植物的色彩和造型是多种多样的,并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植物的自然造型经过人工处理能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鲜艳的花卉、大面积的草坪或单独布置、或结合在一起,灵活地点缀于住宅的周围环境中,创造一种恬静、优雅的视觉氛围。
      居住区外环境
      ⒌景观小品是居住区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在居住区外环境中,绝不能忽视景观小品的设置,如雕塑、水景、灯具、桌椅、凳、阶梯扶手、花架等,这些景观小品色彩丰富,形态多姿。它们既给居住生活带来了便利,又给室外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情趣。
      在室外环境中设置景观小品的目的有二:一是满足生活需要,二是满足审美需要。对一些既具实用功能又具观赏功能的小品设施,其尺度,比例要满足使用中人体功能要求,又要与整体环境协调,其色彩、质感一般都与整体环境形成对比效果,与布置的位置除符合使用的要求外,还应遵循想象力的美学法则。
      只具视觉功能的景观小品的设计难度是最大的,审美要求是最高的。这些小品通常应布置在空间环境中人的视觉交汇处或端部,以形成空间环境的趣味中心。这些小品一般都应有创作主题,其主题应与居住区的景观氛围一致。这些小品的形式有抽象的、也有具体形象的,但无论什么形式的小品,其比例、尺度都要与空间环境相协调(一般不考虑使用上的尺度)。其色彩、质感的设计大多采取了与环境对比的方法,以强调小品有环境中的视觉形象。只有充分考虑到以上诸多因素,才能较完美地设计环境景观小品。
      6.利用高科技的先进产品、技术和工艺是室外环境设计的必然必然趋势:在现代化的室外环境设计中,高科技的含量已越来越高。在现代化住宅中,室外环境应考虑设置以下的新科技产品:智能化的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现代通风装置;新材料的运用。
      7.环境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生态保护工作:生态保护的实施,一方面在遏止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工作中,环境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来美化环境,而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住宅周围绿地种植正是扩展了自然资源的范围。在居住区绿化中还应注意尽量保护原有古珍树木,并尽量选择一些优良的植栽品种。
      8.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来规划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合理性:与所有的工程技术设计工作一样,居住区住宅环境设计也应该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技术含量高、质量优与人格合理等因素之间找出一个最佳点,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一个较为合理与经济的设计方案。
      高校培训
      概念区分
      2013年厦门市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应国家教育部门颁发政策,将原招专业“艺术设计”改为“环境设计”,并分为专升本与本科两类进行招生;其中专升本类环境设计为2013年厦门市区环境设计专业首批招生源。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意识,掌握先进的设计手段,具备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满足各级职能机构及设计部门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时亦能适应大、中专院校对艺术设计师资需要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业务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文案策划、产品设计,熟练使用各种电脑设计软件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及制作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环境艺术知识,掌握与环境艺术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能承担从市场调研到创意策划及各类艺术设计全过程的总体策划;具有一定的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能力,掌握较为全面的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专业设计的表现和鉴赏能力及相应的专业拓展能力;能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各种设计软件及摄影等技法表现,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综合能力、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专业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强调艺术意识的提升及设计应用能力的拓展,以较全面的设计课程教学来奠定坚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多元的专业课程设置来构建学生应对艺术设计市场发展变化的操作能力。加大计算机课程比例,计算机应用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进行现代艺术设计。突出英语教学,有较高的英语要求,以助于学生吸收先进的设计观念和技术。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较为充足的实习时间,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强调学生在接触专业设计课程之后,有效地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艺术设计的实践活动,学院建有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实习活动提供保障。
      招生特殊要求
      无色盲。 
      软装与硬装
      环境设计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一间房屋倒过来,掉下来的东西(电器除外),都可以称为软装。虽“轻装修,重装饰”已深入人心。但“重装饰”的理念却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所认可,其实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很注重家具陈设、配饰,只是没有形成理念而已。
      中国人的起居习惯有两种,一种叫席地坐,一种垂足坐,所谓垂足坐,就是坐在椅子上,腿是垂着的状态。我们是席地而坐的民族,经过二千年的发展以及气候的变化形成的今天的起居方式。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周围的环境也随着改变,家具出现了桌、椅、几、床等,从古留下来的实物以及有史载的历史文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材料考究、做工精良、产品分工之细。例如:桌子就有长桌、方桌、书桌、炕桌;案又细分为供案、画案、书案;椅又可分为太师椅、官帽椅、圈椅、交椅、玫瑰椅;就连几都有香几、花几、茶几等。另外摆件陶瓷在明清时期的工艺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由此看出,在明清时期人们对家居摆设的重视,更是体现身份的一种方式,当时虽然没有“重装饰”的理念,但经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所有保存下来的文物都是瑰宝,更是中式风格软装元素的鼻袓。“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这是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的一个观点,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进入近代“文革”时,大量文物遭到破坏,那时所有的人都把家里价值连城的古董扔掉,叫“破四旧”,扔掉了心里就安全了。同时把本来就不多的家装设计思想也摒弃了。直到9年代后家装设计才开始复苏,最早的设计主要是重装修,古时的雕梁画柱、屋内结构等,当今装修突出表现在材料的运用上,经历了榉木时段、枫木时段、黑胡桃时段,金属时段到现在的百花齐放。装修风格也从简单到多元,从多元到混搭,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古今文化对话。
      新世纪后“软装饰”潮流的崛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装修材料的变化犹如流行时装的瞬息万变,另一方面花钱多,不易更改装修风格,第三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品位意识的提升,第四方面老房新装可通过软装设计改变其风格面貌,也就是说“软装”更为灵活一些,第五方面“8后”唱装修主角。据一组数据说近两年结婚年轻人多,“8后”新居装修所占到所有装修的5%-6%。这个异军突起的群体的共同点是积蓄少,面对买房、装修的双重压力,面对重重压力,“8后”有了自己的妙招,那就是装修上尽量的节省资金,再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后期配饰上,这样既可以省出一部分钱,又可以装出漂亮、温馨的小屋,何乐而不为呢?
      上面的方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好的设计不是花多少钱做出来的,讲的是“性价比”——即花同样的钱做出的效果好又舒适的家。
      所以资金上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关键是品味的提升,那么一个空白的空间,利用空间格局摆放,物件的品质等等,都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生活习惯的改变,装修风格的多样化,审美标准的提高,生活品位的提升,都注定“重装饰”成为装修中的新主角。但重装修也好重装饰也罢,一个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多方面元素的完美结合才能打造出上佳的居住环境。
      发展趋势
      环境设计---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设计者,想必每个人都曾经思考过怎样更合理、客观、全面、科学地完成一个设计。一般来说,设计过程的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关因素,例如:施工业主(目的、资金力、信用力的综合判断),利用者(积极参与、要求、合理性),出资者(依赖要领书、关心度),设计者(价值观,要求的满足、目标的达成),专家(交流、行动分析、综合评价),经营业主(财政能力、管理能力)……等。其中,利用一些数理统计模型进行最合理最优化选择的方法已经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应用了,最常见的方法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和AHP(Analytic Hierachg Process)。前者的优点在于其精度高,但设定的范围狭,后者的优点在于设定范围广,但精度较低。上述的方法,一般都只局限在设计者怎样去达成设计过程的最终目标上。然而,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以设计者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消弱,人们更注重利用者的要求和愿望,因为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工作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们(或称利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就是说为每位利用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正因为如此,环境设计的服务对象就是利用者,设计的全过程都应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以公众参与为主的环境设计,并很快地波及世界各地,作为拥有13亿人口、96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无论从利用者人数还是国土面积来说,“公众参与”设计具有其绝对广泛的应用前景。
      “公众参与”的过程(以日本的参与方法为例)
      ⑴准备活动
      将参加者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问答测试,通过个人回答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⑵自我介绍
      通过自我介绍可以增进理解,并为下一步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⑶畅谈理想中的风景
      让参加者回想童年时代的憧憬和自己理想中的风景,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并记录下来。
      ⑷新场景的描述
      从反映某个景点的2余幅图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及最不喜欢的场景,然后对喜欢的场景进行再加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场景的描述。再选择一个公园,请参与者对该公园一天24小时的活动提出建议和描述。并进行小组交流。
      ⑸实地采访
      准备几台一次性照相机,贴上调查用标志,请参与者以小组为单位外出进行实地采访。并进行包括采访记录、照片、素描画等内容的整理工作。
      ⑹讨论
      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争论的要点。
      ⑺问卷及投票调查
      根据讨论的要点归纳出简练易懂的问卷,请参与者书面回答,然后再进行投票,请参与者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答案。
      ⑻体验
      请参与者在1:2的规划地上观察水路、河流、道路、铁道的现状及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情况,讨论那里变化的原因。到现场体验观察,回来后,进行小组交流。
      ⑼模拟预算分配
      首先确定预算总金额,然后让大家每人按自己最需要的预算项目自行选择,每人一项。讨论无人选择的项目未被选中的原因。
      环境设计
      ⑽统计(kj法)
      针对某个主题,请参与者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成卡片,组织者进行整理,最后根据各种类型的卡片归纳出此次环境设计的内容、要点和设计目标。
      ⑾设计图面上的体验
      请参与者在预先准备好的图纸上,根据平面图上的位置设想具体使用的方式、时间。把图中不合适的地方标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的具体对策。
      ⑿设计方案的评价
      在介绍设计方案后,请参与者展开讨论。把讨论意见综合后做成模型,让设计者、行政管理者、居民、专家等进行充分讨论以寻求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案。
      ⒀现场确认
      到现场去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尺度感;选择方案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场所,实地说明设计意图和预期效果,并请大家展开讨论以期得出最终的确认和决策。
      (14)就业去向
      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风景园林设计院、建筑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园林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程监理、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的项目设计与开发工作。
      最高境界
      环境设计
      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神”字来表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神韵”、“神来之笔”、“神奇”、“如有神助”、“神灵活现”之语比比皆是,在国画中更是追求神似。那么,在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中是不是也能用之来评判呢?
      环境设计的艺术在于围绕既有的地籍景观和人文资源“借题发挥”,在天、地、风、水、光、山、物七个方面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进行“个性”的艺术创作,好作品就会自然而生。而追求以人为本的“天之美”、“地之美”、“山之美”、“水之美”、“风之美”、“光之美”、和“物之美”的高度和谐便是“神”之美,是入诗入画的最高精神境界。
      “天之美”是指一座城市或社区对人的水平视线以上部分的空间环境美的艺术营造,主要是指由建筑物、树木、山坡或假山叠石等高大物体构成的曲线丰富、层次分明的天际线与大自然的天空对话所描绘出的一幅幅四季更替、晴雨变化的缤纷画卷,或大雨倾盆,或晴空万里,或云奔月移 …… 让人们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感受春花秋月等大自然的变化所带来的旖旎风光。为了让忙碌的现代人不至于忽视这种美的存在,设计师常常在广场或社区中央花园设置较高的大型雕塑、景观塔之类的标志性建筑,以达到“引目向上”,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体会“天之美”的内涵。
      “地之美”是指社区的总平面科学完美地布置,选择环境表现主题,利用地理位置对地理环境进行美的艺术创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社区规模档次与机动车辆交通、人行道路及道路颜色的平衡配置;集中绿地与环境空间的均好性比例关系;水面与绿地的比例关系;草坪几何图形色块色带设计和品种的选择;树木翠竹四季花卉的配置;运动健康活动场地、儿童天地、雕塑小品的设置等等。通过这些要素的艺术组合,或回合,或敞开,创造出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意境,使社区环境像诗一般的浪漫,像画一般的典雅,让人们生活更富有情趣。
      环境设计
      “山之美”,就是通过地势的起伏、落差来营造的一种自然之美。有山有水是美上加美。当然这里的“山”是社区环境在平面上的高低落差,以此来表达一种绵延起伏、庭院深深、引人入胜的美感。
      “水之美”是以水之柔情衬托建筑的刚性之美,达到刚柔并蓄的环境效果。根据规模的大小,结合社区环境的总体设计,巧妙地借“水”选景或应用上述“水”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整个小区环境充满动感,充满生机。
      “风之美”即风格的和谐之美。环境表现的风格不能离开建筑的风格而独立存在。在当今住宅社区的总体设计中,建筑与环境设计已经开始分工,但是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必须同步进行,在社区文化主题确定之后,环境的风格定位与建筑的风格定位一定要有机统一。另外,“风之美”还表现在住宅建筑与环境建筑错落有致,明亮通畅,使社区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借助假山叠石、人工河流、植树造林等手段营造空气清新的社区自然生态环境;再通过社区的树木花草因风势的强弱变化表达 “动”与“静”的感情画面,使社区更加富有人性味。
      “光之美”就是通过充分的日照和良好的采光,以利社区绿色植被的生长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也包括晚间社区的照明灯光和美化环境而设置的各种射灯之间的色彩、灯光强弱的交错、配置,使环境在灯光的作用下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次,根据户型大小强调建筑物的合理进深,以保证住宅室内有充足的自然光源和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物之美”是指建筑物本身的美,这种美在外形上是通过建筑物的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来实现的。当然其所反映的建筑风格必须与环境的风格和谐统一起来,使环境烘托建筑,建筑美化环境,两者相得益彰。
      当环境能实现“天之美”、“地之美”、“山之美”、“水之美”、“风之美”、“光之美”、“物之美”的自然融合,那么它将构成这种环境内在的精神灵气和外延的物质生机,两者交融在一起,从而形成特定的美的旋律与韵味,置身其中,自然就会领略到“神之美”的最高境界了。
      建议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作为一个较新的技术服务领域,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市场的监管制度尚未健全;设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尚未开始。可以说,市场经济在这一领域中的发育还处于幼稚阶段。尽管有种种不完善甚至不完整的因素,环境设计市场迅猛发展的态势却不可逆转,蕴涵了无限的商机。面对发育不健全的设计市场,设计单位必须自觉地加强质量管理,促进整个设计行业健康发展。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⒈产品质量置于第一位设计单位作为第三产业,设计服务机构也不能脱离以产品为最终成果的商品规律,因此质量管理也以设计作品作为主要的检测产品。所有的质量管理都是以保证产品质量为目的。因此,园林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不是以多少编制、几个层次来代表质量管理能力,而是与设计作品相关,以高质量作品为追求目标,以业主满意度来衡量质量管理的水平。
      ⒉合理安排设计人员的位置 设计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脑力劳动为主也是质量管理的关键之处。设计始终存在着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飞跃过程,设计队伍必须是梯形的队伍,必须是不同层次的人员组合。作为设计个人,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智力投入和产出在每一个设计者身上都会有不同的含量和效率。所以,合理安排设计人员的位置,充分发挥潜在的智力空间,才能使投入和产出有较相似的效率值,从而推进设计生产构架的合理形成。
      ⒊质量管理应提倡创新质量管理应该规范化,但规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以日益发展的管理框架为依据,特别是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发展地眼光审视赖以依靠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有利于我们以创新观点对待质量管理。从这一点上说,质量管理的创新观点要比某一设计的创新更为重要,它是所有设计个案创新的广泛基础。
      ⒋质量管理应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实行动态管理。质量管理起源于协作生产。园林设计单位以项目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需要质量管理在项目初步策划时就加入,并贯穿于从项目形成到方案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设计单位内部应克服各自为政、个体经营、质量控制以个人为主的弊病,展开跨所室的大协作和方案评述等活动。市场的需求引发了环境设计的热点,比如近来对亲水的要求非常迫切,环境设计几乎都会涉及,但相应的设计规范又不完善。有的设计单位便积极总结经验,对喷水池的设备安全、亲水平台的水面深度处理、堤岸构造、铺地材质要求等制定自己的设计规范,加强了动态管理,使质量管理能够引导市场热点的健康发展。
      ⒌提升人员素质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质量管理首先依附于组织管理,但必须通过执行者人来进行实践、监督、统计和分析。所以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技术管理为基础,构筑设计平台,让设计人员进行竞争,优胜劣汰,从而提高整体的设计水平和设计队伍的工作素质。

    企业对环境设计要求

    以下内容来自看准网企业对环境设计的职责要求

      要求A

    • 环境设计职位描述: 任职资格:1、诚聘有志于长期从事环境设计的人员。 关键词:环境设计

      要求B

    •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沟通能力,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注:主要负责展位、展馆设计


      要求C

    • 职位描述

      1、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针对特定项目,选择设计方案、绘制图纸、预算项目投资等;
      2、参与项目设计、方案制订、设备选型等;
      3、现场考察与资料收集; 
      任职资格
      1、环境工程及给排水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熟练掌握AutoCAD、office等操作。
      3、有2年以上污水处理设计经验者优先。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